在物流的全过程中,包装是一个重要环节。近年来,随着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升级,以及电商发展促进企业经营模式变化,导致订单向碎片化发展,使得物流包装领域也在发生着变化。直接的体现,就是新设备和新模式不断涌现,使得中国的物流包装发展逐渐由纯人工操作向自动化方向演变。
一、物流包装发展现状
提到物流包装,其实范围十分广泛,根据国家标准《物流术语》中的定义,物流包装指的是“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、方便储运、促进销售,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、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,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、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。”简单来说,就是商品生产完成后、交付客户前,在仓储、运输、流通中使用的包装产品和服务。物流包装的功能,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产品,另一方面也是方便物流操作,例如将物品按照一定数量、形状、规格、大小等等集合为单元,从而利于搬运、装卸、储存以及信息化管理。
对于制造企业而言,物流包装往往是生产的一道工序,属于生产的组成部分之一。对于电子商务、零售商等流通企业而言,物流包装是保护商品状态完好无损的工具和条件。因此,物流包装不仅是物流环节的事,而是与上下游的生产、流通等等都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。近年来,由于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转型升级,电商兴起也在重塑流通市场结构,使得物流包装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,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。
01.物流包装绿色化问题
时隔九年,新版《快递封装用品》国家标准在2018年正式发布,并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,其中的一大重点就是对快递包装绿色环保提出新要求,受到业界广泛关注。我国制造和零售企业数量庞大,商品流通数量巨大,包装资源消耗数量惊人;在促进包装工业迅速发展的同时,也带来了包装废弃物的持续增加,进而导致企业成本上升。如何通过采用新技术或新模式,实现物流包装的绿色化,并降低物流包装成本,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。
02.物流包装标准化问题
为了方便物流操作,物流包装须迈过标准化这道门槛。物流运作强调各个环节、各个组成部分的协调和配合。在实际应用中,各种包装材料、包装尺寸、包装容器规格、包装机械、包装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并不是孤立的,需要从供应链角度考虑和设计。目前因我国物流包装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,难以实现有效的衔接和重复回收再利用,这必然导致企业无效作业增多,包装成本增加。
03.技术和设备创新问题
随着制造业技术进步,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体系的建立,使得包装工作须依靠先进的机械设备,才能跟得上的生产体系。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包装大国,但在包装材料和设备研发能力方面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。代表包装技术前沿的中高端的包装基础材料、包装机械(食品饮料包装、塑料薄膜等)仍为欧美、日本等发达国家主导,国内包装技术研发及创新,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
二、自动化趋势
纵然我国物流包装领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种种不足,但我们也应看到,随着方方面面共同的促进,越来越多的物流包装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模式在实际运作中推广应用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物流包装正逐步从纯手工向半自动,甚至全自动方向演变。以电商行业为例,针对包装自动化的特殊要求及迫切性,电商平台的自动化操作技术是全新的课题,在人力成本不断提高的前提下,大量人工操作的岗位需要自动化的解决方案。可以断言,物流包装自动化,已成为全新的发展趋势。